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空间应用中心”)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空间应用任务方面的总体管理和技术集成单位,主要负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等的组织管理、战略规划、系统设计、载荷研制、集成测试及可靠性保障、载荷运控管理、数据管理及共享服务等工作。空间应用中心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行与管理支持中心的依托单位,为载人航天工程总体提供科学、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支撑。
中心始终围绕载人航天科学与应用发展需求,围绕抢占地月空间探索与利用科技制高点的重大挑战,坚持“以任务带学科,以学科促任务”,瞄准未来发展,重点聚焦“空间系统工程、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空间实验支持技术、数智赋能空间应用、地月空间探索利用”等五个学科方向,前瞻布局、持续开展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心是全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可靠性保障中心依托单位,建立并完善了空间应用工程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研制建成了并行设计与仿真、柔性集成测试、软件第三方评测、可靠性综合保障、有效载荷运行管理、数据预处理与共享服务等天地技术支持平台及空间站科学实验镜像平台、太空实验室地面实验基地等科教基础设施,并进行了数字化贯通及智能化升级,具备多领域、多任务、多载荷研制生产以及全寿命周期任务保障能力,有力支撑和保障了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及二号空间实验室、载人空间站等30余次空间应用任务及地月空间探索研究任务的圆满成功,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地月空间探索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价值的空间科学与应用成果,众多创新成果在相关领域实现了推广应用,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心与众多国际组织,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机构及科技领军企业等开展了多层次交流合作,持续强化科技成果产出及转移转化。
中心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重大工程及系统两总9人,国家和院“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和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等7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在读研究生近300人。截止到 2024 年底,中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其他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 16项,三等奖7项;四次被三部委联合表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36人次获载人航天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中心将秉承“探索空间科学世界 引领空间应用发展 实现科技强国之梦”的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抢占制高点核心任务,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坚持深化改革、守正创新,为将中心建成“国内一流 国际著名”的空间应用总体机构,促进空间科学与应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