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首次开展国际合作

发布时间:2013-05-27

  新华网酒泉10月31日电(记者 王经国 李惠子)中国与德国将首次联合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在空间应用系统领域展开的国际合作。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对新华社记者说,在即将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上,中德将合作开展17项研究,其中中方10项,德方6项,双方合作1项。

  空间应用系统神八任务总体主任设计师赵黎平说,2007年中德双方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在飞船上进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2008年,双方签订了政府间协议,正式明确了双方责任分工。

  在神舟八号飞船上,德方主要完成包括纤细裸藻对微重力的分子适应性研究在内的6个研究项目。中方开展的科学实验在基础生物学、生物技术、辐射生物学、先进生命支持系统中的生物学问题方面均安排了实验项目。

  “其中,空间简单密闭生态系统研究是中德共同合作研究的项目。”赵黎平说。

  她说,先进生命支持系统中生物学问题的研究将在一个“巴掌大,像烟盒大小的黑盒子”内完成。

  “在微重力环境下,生物会表现出与地面不同的特性。”她说,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对于未来航天的研究以及人的生存环境研究有积极意义。比如,动、植物细胞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反应,骨骼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感应等。

  “在太空从事科学实验,资源、空间有限,机会也少,因此,对项目的选择都是优中选优。”赵黎平说。

  她说,项目的确定都是通过公开征集遴选的。大连海事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参加了遴选,最终确定了在空间环境条件约束下进行的实验项目。

  在空间开展生命科学实验,安全性、可靠性是科研人员考虑的重点之一。赵黎平说,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地面实验,确保生命科学研究不会对飞船安全、返回舱环境造成影响。

  赵黎平说,与国外同行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先进的工程理念,特别是在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的研究方式和管理模式,“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十分珍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先后与俄罗斯、德国等国家以及一些国际航天组织开展了合作与交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说,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不断发展,今后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成后,将为科学实验提供更好的资源和平台。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科学家一起,共同推动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即将于1日凌晨发射的神八飞船将与在轨的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中国航天史上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这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赵光恒说,空间交会对接成功后,“空间应用研究将会越来越多,与国外合作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多”。


附件下载:

  010-82178817  所长信箱  纪检信箱:jijian@csu.ac.cn
  010-82581990  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邮编:10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