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探索永无止境 逐梦之行永不停歇—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举办首个“中国航天日”科普活动

来源:综合办|发布时间:2016-04-24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性时刻,无疑值得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今天迎来我国第一个“中国航天日”。 

  为响应首个“中国航天日”“航天梦,中国梦”主题,促进青少年更深入地接触、感知和了解我国航天事业以及空间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历程、未来走向,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青少年对航天的热忱和探索太空的兴趣,同时营造浓厚的科学精神与航天文化,首个“中国航天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邀请北京人大附中、中科院附属学校、中关村一、二、三、四小等学校的百余青少年走进研究所,体验空间科学及应用的神奇魅力。 

  活动开始,中心首先为大家送上了一堂主题为“空间科学及应用”的科普课堂,张伟研究员精彩的讲解,生动活泼的科普视频,使得同学们对中国空间科学及应用的了解变得更立体。体验互动是本次科普活动的一大亮点。为将前沿的空间科学研究、先进的应用新技术等领域知识讲得清楚透彻,中心开发了多感官、高沉浸的虚拟实验场景和操作演示平台,吸引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操作这些难得一见的“高大上”的科普设备。通过知识的传递、亲身的体验激发了青少年探秘太空的兴趣以及对空间科学与应用的热情,纷纷表示要为中国航天及空间科学与应用事业做贡献。 

 

张伟研究员作科普报告

 

张玉涵研究员回答提问

 

交互式空间应用遥操作平台

 

沉浸式微重力流体虚拟实验平台

 

沉浸式微重力流体虚拟实验平台

 

空间站科学实验柜全息投影

  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而在科学探索的意义上,航天事业更超出了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项攸关全人类梦想与福祉的神圣事业。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主力军——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在发展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方面曾经和仍在发挥核心的作用。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发射至今,组织全国几百余家科研单位,利用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和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天文、空间物理与空间环境、空间地球科学与应用以及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领域开展了50余项试(实)验研究,全新研制的500余台/套有效载荷,圆满完成了历次飞行试验,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与应用成果。同时,成功探索实践了重大任务组织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完整的管理及技术规范体系;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总体技术支撑和载荷研制队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推动了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在服务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动我国相关技术进步,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实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今年年中至明年上半年,我国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天宫二号实验室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搭载有效载荷51台,开展14项项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的实验,是载人航天历次任务应用项目最多的一次,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其中,有两项需要航天员直接参与操作。有一项是国际合作联合研究的项目。 

  在这些实(试)验项目中,很多都是处于世界前沿的空间科学探索领域和国际先进的应用新技术领域,其中,首次进入太空的空间冷原子钟,可以将航天器自主授时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大幅提高导航定位精度。中国科学院与瑞士日内瓦大学联合研制的伽马暴探测设备。这台设备比过去国际上类似仪器的探测效率高数十倍。中欧科学家将一起测量宇宙的伽马暴射线和散射状态,从而研究揭示宇宙结构、起源、演化的一些问题等等。 

  为探索太空闭环生态系统技术,天宫二号将进行‘从种子到种子’的植物全生育发展过程实验。同时还将开展材料制备试验,研究纳米复合光学材料、高性能热电转换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等。 

  同“天宫二号”一起升空的伴飞小卫星,还将对天宫神舟组合体进行近距离成像观测。这些实(试)验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更有可能在未来对我国的航天技术带来新的推动。

  

科普活动现场


附件下载:

  010-82178817  所长信箱  纪检信箱:jijian@csu.ac.cn
  010-82581990  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邮编:10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