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成立仪式暨建设咨询会在珠海举行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发布时间:2020-09-21

  
9月19日,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成立仪式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高铭,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副校长邰忠智,广东省委、珠海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研究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郝淳主任为仪式发表致辞。他表示,按照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建造,之后,将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巡天空间望远镜作为空间站工程最重要的空间科学设施,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指标最先进的空间天文望远镜,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发挥好巡天空间望远镜的科学价值,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践行科技兴国战略、建设航天强国的具体实践。在稳步推进巡天望远镜工程研制的同时,相关天文科学研究工作也正在全面布局启动,建立了完整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组织管理体系,其中科学中心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体,是确保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目标实现的关键。中山大学成立“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将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借力大湾区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政策优势,以港澳为纽带,凝聚大湾区天文科研力量和国内外优秀科学团队高效开展天文科学交流与研究,助力学校天文科学水平迈向国际一流,服务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
   
  郝主任致辞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林伟鹏副院长介绍了中心筹建的相关情况。他表示,建设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科学中心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将充分发挥大湾区政策优势,吸引和凝聚大湾区相关研究人才,进一步壮大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实力。该中心将成为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以及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国家级空间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正式成立
  活动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院士还做了题为《我了解的空间天文》报告。报告介绍了国内外空间天文发展的整体情况。顾院士表示,我国天文科学要进入国际前列,还需加强科学与技术结合,理论与观测结合,需要凝心聚力,潜心研究,夯实基础,才能厚积薄发。
   
  顾逸东院士作报告
  在随后召开的建设咨询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围绕中心的建设规划、管理运行、以及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产出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后续,在粤港澳大湾区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将共同支撑与保障“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计划的顺利推进与实施,必将取得丰硕的科学成果,培养出一流的科学人才队伍,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和空间天文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王霄、陈向、任海根)
  (责任编辑:周雁)

附件下载:

  010-82178817  所长信箱  纪检信箱:jijian@csu.ac.cn
  010-82581990  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邮编:100094)